2025年8月31日至9月5日,浙江大学陈廷骅大健康学院组织2023级研究生前往香港,开展了一场融合学术交流与社区实践的多元研学活动。由学院执行院长陈光弟、副院长叶志弘以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朱永群(主持工作)共同带队,19名研究生积极参与,深入香港高校、社区及多个健康实践基地,展开了为期6天的深度研学。
学术交流:深化高校合作,共促学科发展
学术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先后参访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围绕公共卫生教育、科研创新与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与各校师生展开多场面对面交流。
在香港中文大学交流期间,同学们系统了解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体系,认真交流,就博士申请、跨地区科研协作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威尔士亲王医院微创手术训练中心,同学们亲手操作高端医疗设备,体会科技与人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
在香港理工大学,同学们与护理学院院长Janelle Yorke及教师团队座谈,深入探讨联合培养、师生互访及老年健康照护等合作可能,并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
社区实践:深入基层服务,体察民生需求
社区实践是本次行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分组走进观塘民联会,实地探访社区长者,亲身了解香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如“平安钟”应急机制的实际运作。
在陈廷骅基金会设立的“活好点”项目空间,同学们体验正念课程,学习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技巧,并分组赴深水埗社区开展实地调研,从社区环境、公共设施配置到居民健康需求等方面搜集信息、提出切实建议。
多元研学:跨界体验促思考,感悟健康与生命价值
多元体验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研学维度。在Eldpathy社会企业,同学们通过穿戴特殊模拟装置,切身感受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带来的日常挑战,增强了对老年健康议题的共情与理解。在清山塾生活书院,大家通过艺术创作思考生命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此外,同学们还参访香港心聆,了解精神健康领域前沿服务,并分组协作设计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展现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此外,同学们还走访了南丰纱厂,学习其从传统制造迈向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转型经验。
此次香港之行,不仅拓展了同学们在国际视野下的学术认知,更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实践教学,强化了同学们对大健康事业社会责任与专业使命的理解。陈廷骅大健康学院也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在双学位建设、联合导师机制、课程资源共享与科研协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未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社会关怀的健康领军人才进一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