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青春,启航未来】 2024届陈廷骅大健康学院毕业生欢送会圆满落幕

来源:陈廷骅大健康学院发布时间:2024-08-01浏览次数:70

2024年6月30日,浙江大学陈廷骅大健康学院毕业生欢送会在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三楼求是厅举行。参加本次毕业生欢送会的有浙江大学校领导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晓明,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陈廷骅大健康学院执行院长吴息凤,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领导发展联络办主任、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刘峥嵘、副主任翁亮,浙江大学基建处副处长吴乾富等;陈廷骅基金会项目总裁潘经光,项目总监杨惠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Winner Yip以及陈廷骅大健康学院2024届毕业生。欢送会由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红妹教授主持。

 

毕业祝语,情深意长

欢送会首先由高福院士致辞,他以当前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背景,强调毕业生们作为浙江大学“求是创新”校训精神和陈廷骅博士精神的传承者,肩负着为人类社会健康事业贡献力量的使命。他鼓励毕业生们利用AI技术带来的便利,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最后,高福院士对毕业生们寄予了深切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们勿骄傲自满,应当怀持一颗谦逊之心。最后,祝愿毕业生们以AI技术为翅膀,在人生的道路上展翅高飞!

吴息凤院长热烈祝贺2024届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向陈廷骅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表达深深的谢意。她她鼓励毕业生勇于探索未知,追求梦想,并将毕业作为终身学习的起点,持续学习、探索,实现自我价值,强调毕业生作为大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应秉承陈廷骅基金会“想到自己,想到他人”的理念,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精神,最后祝愿毕业生未来如星辰般璀璨,人生旅程精彩纷呈。

陈廷骅基金会项目总裁潘经光先生首先表达了来到杭州和浙江大学的激动心情,并对能够参与这次毕业典礼感到无比荣幸。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特别强调了慈悲与博爱的价值。他鼓励毕业生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慈悲之心,用博爱的胸怀去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潘经光先生指出,慈悲不仅是对他人的关怀和怜悯,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力量。最后,潘经光先生向毕业生们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刘峥嵘秘书长首先向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毕业生们表达了最真挚的祝愿,希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成就辉煌。同时,为陈廷骅大健康学院2024届第一届校友联络员龚旻炜、潘佳豪两位同学颁发校友证书。刘峥嵘秘书长表示校友联络员是学院与校友之间的重要纽带,将肩负起联络校友、传递信息、促进交流的重要职责。她希望毕业生们能够保持与母校的紧密联系,共同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龚旻炜同学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分享了毕业感言,他首先代表全体2024届大健康学院班级的同学向浙江大学和陈廷骅基金会表示的衷心的感谢。他回顾了在大健康学院学习成长的经历,特别提到了赴香港陈廷骅基金会的交流访学,各类丰富的交流学习活动,对同学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表示通过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视野,还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对他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李晓明副校长向顺利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他们在特殊时期入学并投身大健康事业的担当表示赞赏。他向毕业生们提出了五点殷切希望和建议,鼓励他们持续学习、坚守职业道德、勇于创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广泛合作。同时,他也感谢香港陈廷骅基金会对大健康学院的大力支持,为毕业生和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最后,他强调学校永远是毕业生的坚实后盾和家,欢迎我们的毕业生常回母校看看。

心目中的大健康学院

 

在“我心目中的陈廷骅大健康学院”特色环节种,由潘经光先生和杨惠婷女士共同主持。

浙江大学基建处副处长吴乾富介绍陈廷骅大健康大楼的工程进展和初步设计概念。他回顾了项目的启动背景,展示了大楼建设的关键节点。谈及大楼设计,他强调人性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旨在为师生们打造一个既舒适、健康、便捷的工作学习空间。并分享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创新和亮点,如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等。

接下来潘经光先生引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作活动。他介绍了小创作的具体要求和流程,鼓励所有在场的参加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手边的材料,制作一个能够展示对大健康学院未来建设和发展想法的作品。创作环节结束后,潘先生邀请所有同学将自己的创作集中起来,共同合作将它们合组成为一个独特的“展览品”。杨惠婷女士挑选了其中三幅作品并要邀请其作者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创作理念。三位学生的分享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启发和感动,他们的创作理念很好地表达了对大健康学院的期盼和愿景。

本次毕业生欢送会不仅让学生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更为他们的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